比如,据说他与学生讨论不同的主题时,会选择不同口味的酒来搭配,例如如果讨论经济思想史,他可能就会选择醇厚一点的酒。
若主发起行为财政资金专户准许的开立机构,其发起的村镇银行也可纳入到准许开立财政资金专户的机构清单中。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村镇银行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守底线、锐意创新,在补齐农村经济短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作为国内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基本完成了82家法人机构布局,中西部地区占比78%,国定贫困县占比33%,总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拨备充足。支农支小精准扶贫需要对目标市场和客户具有准确、全面的了解。由于村镇银行面临人员成本高,专业人才少的问题,建议简化村镇银行公司治理要求,本着简洁、灵活的原则,设置符合村镇银行实际的公司治理架构。三是村镇银行公司治理要求差异化。一方面村镇银行要尽快补上支付结算的短板,接通银行渠道,提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常规电子服务渠道,增强以支付为核心的金融服务能力,推进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
建议对主发起行具有相应资质、自身规模处于一定水平的村镇银行,在存款偏离度、流动性管理、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等方面,适当调整监管指标要求。建立柜面交易数据监测分析机制,逐步实现交易数据的案防线索预警。2015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达9206亿美元,较2001年末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8.6%,高出同期中长期外债年均增长率8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IFS)。2001-2013年,随着短期外债的快速增长,短期外债占比(即短期外债余额占外债余额的比重)快速上升,由2001年的41%上升到2013年的78%,上升37个百分点。从外债风险指标看,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负债率等大部分指标在公认的安全线以内,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各项安全指标高于公认安全线,但却未发生债务危机,表明发达国家的外债抗风险能力较高。从其构成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短期外债的比重较高(如2012年3月末该占比超过75%),其变动占短期外债余额变动的平均比值超过50%(2009年更是高达97%)。
从外债存量规模看,世界银行的季度外债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的外债规模,位列向世界银行报送外债数据的75个经济体的前5位,其2015年末外债余额最高的美国和英国分别为177104亿美元和82539亿美元。2015年,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回落至3.96万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才相应下降。
目前,我国短期外债主要由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等)、非居民(机构和个人)存款、境外短期商业贷款等构成。总体上,发达国家外债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其中美国又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体现了各国利用外债资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时,中长期外债占比则由2013年末的22%上升至2016年3月末的38%,外债的期限结构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尽管我国外债规模在持续扩大,从1985年的158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3月末的13645亿美元,但主要外债风险指标一直处于低位。
图3 2014年末以来全口径外债余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首先,外债期限结构有所优化。此后,随着短期外债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占比逐步回落至2016年3月末的62%,较峰值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了截至2016年一季度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短期外债占比略高,但由于其中近五成是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一般均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对外支付多以货物贸易为背景,大部分并没有实际的资金借入,且基本上没有利息支付,因而相应的外债偿付风险不大。而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这一指标,反映当经济体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来偿还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的能力,国际安全线为100%。
对于我国外债规模及偿付能力的各种猜测和评价,也甚嚣尘上。图2 2001年-2016年3月末短期外债余额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外债期限结构优化,去杠杆进程逐步放缓 近年来,我国外债总体情况逐步改善,其期限结构、数据透明度、去杠杆进程等均有所优化,促使外债规模逐渐趋稳。
因此,为有效防范外债风险,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外债项下流入资金23533亿美元、流出资金16960亿美元,净流入资金6570亿美元。纵观2001年以来我国外债余额变动、结构变化及潜在风险,以及深入分析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债情况,可得知我国外债风险目前处于总体可控的状况。存量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经济体是否有能力获得足够的流动资产以履行其短期偿付义务或是否面临流动性问题,主要包括短期外债余额与外债总余额之比、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之比等指标。(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6927290, container: _8uh0i7n5px8, async: true }); 图1 2001年-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外债余额变动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带动短期外债迅速增长。其中,流量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经济体的偿付能力,包括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目前部分企业已接近完成债务去杠杆化进程,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以下简称公司间贷款)等外债余额开始止跌回升:2016年3月末,公司间贷款余额较2015年末增长149亿美元,增幅为7%,扭转了2015年以来的下降态势。从存量看,2015年1至4季度,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分别为16732亿美元、16801亿美元、15298亿美元和14162亿美元,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态势。
2016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继续下探至13645亿美元,较2015年末减少517亿美元,降幅3.6%,较2015年第四季度降幅低3.8个百分点。进入专题: 外债风险 。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前景相对较好,金融市场相对发达,通过发债等在国际市场上筹借资金的能力较强。为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外债总体规模,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5年起按照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对我国外债进行分类和统计,并按季对外公布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实现了与最新国际标准的接轨,提高了我国外债数据的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
下一步,外汇局将继续积极构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外债总体规模及结构变化等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有效防范外债期限和币种错配等风险,并以此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默文•金强调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自己如何应对危机的回忆录,而是关注思想、观念等的形成及演变,以及观念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的影响。通过以《巴塞尔协议Ⅲ》等为代表的金融监管框架变革,强化监管资本的质量及数量,确保银行的损失吸收能力和稳健性。另一方面,利率过低时银行开始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率,并且大量使用杠杆资金运作,加之宽松的监管环境,金融资产的复杂程度和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这也可以算是本书的特色之一。而低利率及其引致的各类资产市场价格走高,共同刺激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急速扩大。
默文•金的分析基础,即货币与银行体系运转机制是导致当代发达经济体危机频发,直至遭受百年一遇的最恶劣的银行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为了预防银行挤兑,相较于传统的最后贷款人,全天候典当铺则是试图通过抵押避免道德风险,确保银行在危机时能得到政府足够的流动性支持,同时通过抵押折扣率达到制约银行炼金行为直至消除的目的。
正如默文•金的分析,货币与银行体系的脆弱本质是危机爆发的根源。如果用默文•金在这本书中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逻辑,回顾和反思2007~2009年这场本世纪的金融灾难,可以获得一系列新的启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的中文版是有独特价值的。默文•金的这本书提出消除金融炼金术、修复市场机制的薄弱环节,他所指出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全球经济的不均衡,为我们反思金融危机及后危机时代经济缓慢复苏的来由,把握当今世界经济走势及政策应对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对于研究货币和银行机制的运行也提供了一种参照,其中的许多设想是否可行还需要斟酌,但是我认为这种多角度的探索是很有理论和实际参考价值的。要让经济走上均衡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要推动更广泛的国际改革。相较于《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监管体系,全天候典当铺意在为银行设立流动性保险屏障,实质还是通过央行担保强化民众对货币与银行体系的信心。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凯恩斯那段被广泛引用的评论: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对还是错,实际上比一般人想象的更有力。通过补充杠杆率指标、流动性监管标准、开展压力测试,弥补单一监管指标的缺陷。
逐渐消除货币和银行体系的炼金术。然而时至今日,全球经济还在动荡中余波未息,尚未真正企稳复苏,金融危机的影响尚存。
实际上,这意味着金融监管不再仅仅聚焦个体,而是开始关注提升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健性。而银行信贷则是政策传导的有效渠道。